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






告白 こくはく
湊 佳苗(みなと かなえ)

これが私の復讐です。

對於這本書的認識,是在電影之後。

也因為是由影像的認知開始而進入書本的世界,
在閱讀的時候,總不免腦海裡有著松隆子的影子/聲線反覆出現著。


對於書籍與影像之間,
還是偏好於紙本的那種柔韌觸感以及因為想像無盡的畫面幅度。
所以這裏便以書本為主軸,寫下這篇文章。


湊佳苗的書寫習慣,總是以各式的旁觀者的面相切入,
告白便是由這樣一個個人物的視點切入,
分別由「班上的同學少女」、「主犯的少年A」、「共犯的少年B」
「共犯少年的母親」、「共犯少年的姊姊」五個不同的視角,
平靜的對讀者拼湊出這個殘酷卻又悲哀的故事。

書中所敘述的每個人都有著心中的一個黑暗角落,
不論是對於愛的無盡渴求、或是對於懦弱的自卑害怕不被愛著。
這樣的愛是雙面刃,它可以將一個人帶向光明,卻也可以讓一個人墜入深淵,
那是不欲人知卻又在心中深深扎著根的無邊無際的恐懼。
也因為這樣的渴求而不可得堆垛而成。

這樣冷淡描繪著人性的故事總讓我十分著迷,
作者以置身事外的第三者角度,
冷靜的敘述出每個人的瘋狂。
也因為這樣的冷然態度,
讓整個故事在背後的故事揭露後更加的冰冷刺骨。

整個故事在導師森口(復仇者)的敘述下開場,
圍繞著每個人的視野讓整個完整的圓完成。
做為母親的,對於明白女兒死亡真相後的偏執復仇。
渴望愛卻不可得的少年A,藉由殺害小女孩而想要獲得母親的注視。
過於寵溺少年B的母親,以及被寵溺束縛了枷鎖的少年B兩人,
母親因為所愛不是想像中的完美(或許稱之為失敗)而想毀掉孩子,
一個則是害怕懦弱平凡而產生殺害小女孩的行為來證明自己優越。
每個人都因為想要擺脫心底的黑暗,
一連串不同意念下所造成的蝴蝶效應,
就這樣吞噬了一個無辜小女孩的生命。


《告白》顛覆了我們所謂了的道德上的「真理」,
也顛覆了社會派小說所一貫書中宣揚的正面價值觀。
整本書的基調非常的偏向黑暗小說,
每個登場的主要角色,不管受害者或加害者,都有很深的黑暗面。
但又不嘗是一個日本社會扭曲下的真實。
沉澱後有種深沉的喘不過氣的哀傷,
以及復仇後打從心底浮現的澄澈透明感。
至少對於我而言是這樣的結局,
合理的不悖離所認知的道德與懲罰。





而也十分喜歡電影版中導演中島哲也的表達方式。

灰暗的藍調畫面,冰冷的聲線。
那彷彿與外界喧囂徹底隔絕般的寂靜班級中導師的聲音。
讓整個故事的疏離感更加確切的被標示,
那娓娓的敘述壓抑著感情有如機械聲般扁平,
讓整部電影裡的基調更加加冷淡。
除了結尾的特效誇張的讓人有點失望外,
整體的情境及敘述都十分的貼合原作所表達出的感情。
對我來說直到目前為止看過的電影裡,
這大概是唯一一部探偵小說改成電影而不失其文字精準的作品。

最近陸陸續續購入了幾位很喜歡的作者的作品,
其中湊佳苗的筆法也是讓我很驚奇並且想推薦的一位,
獨特的敘述模式及閱讀後所留下的餘韻都十分的讓人回味。
有人說,作者出道的作品便是奠定她本身寫作基調的原本,
我很期待,這樣冷然的筆法及黑暗的基調,
能夠繼續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故事。













- Copyright © Dorothy Theater - Skyblue - Powered by Blogger -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-